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
- 分類:舜陽資訊
- 作者:仲 炎
- 來源:中共寧波舜陽電測儀器有限公司黨支部
- 發布時間:2023-05-04
- 訪問量: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
——記舜陽電測支部與職工革命傳統教育梁弄行
紅色四明山,偉岸身姿聳入天。
位于梁弄鎮湖東村的紅色桃花嶺,是本月黨員集中學習日安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出行首站,只是本次出行不同以往,是公司除出差、值班外的職工與黨員們一起前往。
在桃花嶺緬懷先烈
4月23日8:30,天色依然陰沉,大家已到達了位于四明湖的東北角——湖東村桃花嶺自然村。在何仲凡老村長的陪同下,緩步爬上山坡,來到1944年2月10日在激烈的前方村戰斗中英勇犧牲的指導員成君宜烈士和劉永先、黃開照烈士墓地,我們向三位為了革命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生命的先烈們致敬,這里已成為青少年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大家認真聽取老村長對烈士生平事跡的講述,對先烈的敬仰之心越來越強烈。細雨瀝瀝,仿佛大地也在為烈士哭泣。
感謝何仲凡老村長二十多年來對烈士墓地的清掃和維護。
由公司支書張鐘向大家介紹革命先烈成君宜與紅色戀人徐志遠的愛情故事。
向成君宜、劉永先、黃開照烈士等先烈先輩鞠躬。
湖東村的桃花嶺是一塊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深厚的紅色基因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次實地祭掃革命先烈,讓大家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在革命先輩紀念林 祭掃先烈先輩英靈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梁弄的獅子山落地梅花崗的革命先輩紀念林,在寧波好人趙國忠的陪同下祭掃先烈先輩英靈。
純樸的后陳村村民趙國忠向大家介紹先輩林的先輩情況,老趙家住在落地梅花崗南側,數十年來,他懷著對先烈先輩的無比崇敬,義務清掃墓地樹葉樹枝,修修補補,做了常人難以做到的好事,成為余姚和寧波的好人。
向老一輩革命家譚啟龍書記敬獻白菊花。
向老一輩革命家何克希司令員鞠躬。
聽老趙介紹先輩紀念林墓地老革命的生平事跡。正如紀念林門口那副楹聯所題:“革命先輩魂歸四明日月同光,紅色大旗風靡浙東眾人共仰”
連綿山崗綠影婆娑,蒼松、翠柏與茂竹隨風搖曳,落地梅花崗已成新四軍老戰士、浙東區黨委成員的歸宿之處。同樣也是后人們學習、瞻仰先烈先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在黃明等烈士墓前聽老趙講述為墓地精心維護的故事。
在革命先輩紀念林門前合影。
先烈先輩們堅定的革命信念,不屈的革命斗志、忘我的犧牲精神、親密的軍民魚水深情和崇高的思想情操,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
觀光四明湖
沿著機器人大道,大家來到了碧波蕩漾的四明湖畔。浙東明珠四明湖為紀念紅色四明山而命名。以灌溉為主,蓄洪、發電、養殖、旅游綜合利用,面積為西湖的2倍,最大蓄水量1.24億立方米,為西湖的13倍。
大家在湖邊合影,沁人心脾的微笑已住入心田。
正如《浙江名鎮梁弄》所述:“十里煙波九洞天,山藏靈秀水藏仙,蓬萊小島開新宇,七十二峰多古賢”。
支部黨員集體合影。
漫步在開元山莊。
四明湖上浣水橋,橋身彎曲,造型優美。
在浣水橋上留個影。
觀看“銘記歷史 感恩奮進”——紀念梁弄戰斗勝利80周年畫展
2023年4月23日,是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攻打梁弄戰斗勝利80周年紀念日。
梁弄戰斗是新四軍總部和浙東區黨委著眼于抗戰全局,開辟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關鍵一戰。 攻克梁弄后,一個以四明山為中心,包括浦東、三北、四明、金蕭的浙東敵后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而梁弄自然成為了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領導與指揮中心。
近期,中共梁弄鎮委、梁弄鎮政府、梁弄新四軍歷史研究分會等正在主辦紅色主題宣講、紅色遺址參觀、紅色主題畫展、紅色文藝演出等活動來紀念梁弄戰斗勝利80周年。
來到梁弄文化廣場,準備參觀“銘記歷史 感恩奮進”紀念梁弄戰斗勝利80周年紅色畫展。
這里正在進行紀念梁弄戰斗勝利80周年紅色畫展,作品選用的是浙江省美協會員、浙江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會員、我司支部書記、總經理張鐘創作的40幅紅色題材畫作,也是他近七年來紅色題材的一次集中展示,多幅作品還是首次公開展出。
張鐘向大家介紹展現中共四明地委書記陳洪烈士形象的《壯士熱血灑四明》主次人物刻畫。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八十一年前的酷熱季節,一群有擔當的共產黨人、熱血青年,扛起民族解放大旗,開辟浙東抗日根據地,經歷了無比的艱辛,拋灑了青春和熱血,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傳承鐵軍精神,賡續紅色根脈,張鐘通過研讀史料、實地考察、還原當年場景、精細刻畫,從而讓畫作再現史實。去年4~5月份,在職工們的配合下,再現當年成立場面,隨后揮汗創作了兩幅大尺寸中國畫《浙東區黨委成立》《三北游擊司令部成立》。
站在2022年創作的《三北游擊司令部成立》前,向大家介紹人物形像的刻畫過程和情景背景,讓一起來觀畫的員工們感到仿佛置身于那烽火的年代。
是的,去年七月,我們舜陽電測支部的黨員曾來到慈溪市宓家埭宓大昌大屋,參觀如今被辟為“中共浙東區委成立處紀念館”和位于鳴鶴古鎮金仙寺的“三北游擊司令部成立處舊址紀念館”,接受黨史與愛國主義教育,回顧浙東抗戰的重要節點,講述一系列重要事件,緬懷這段偉大歷程。今天一起觀畫,更加認識到了在中華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抗戰義士、抗戰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在中國畫《浙東區黨委成立》前,大家聽取作者張鐘的創作介紹。
黨員干錫榮說:今天我們在革命老區梁弄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感受到了當年根據地的軍民魚水情,梁弄戰斗的勝利,離不開包括當地和浙東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當時的梁弄群眾,有的拆下自家門板,抱來自己的棉被,為戰士搭建掩體;有的配合民兵為部隊燒水、送飯;有的在“三五支隊”對駐橫街祠堂偽軍發起進攻時,與戰士們一起從屋內打通一堵又一堵的墻壁,直抵橫街祠堂。這些經驗,對于促進新時代黨群關系和軍政、軍民關系,具有重要價值。大家都說一定要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
參觀完“銘記歷史感恩奮進”畫展,集體合影。
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青年職工葉銅說:通過學習與觀看中國畫《泉流浩蕩發雄風》畫作,感到做好新時代的統戰工作十分重要。梁弄戰斗的勝利,對團結國民黨軍政人員和社會各界共同抗日起了積極作用。
1945年1月在梁弄的正蒙學堂召開的“浙東敵后各界臨時代表大會”,達到了新的團結。是浙東歷史上第一次具有真正民主意義的大會,是浙東抗日政權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亦是動員浙東人民爭取抗戰最后勝利的誓師大會。統一戰線,無論在革命和建設中,都是我們不斷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職工們說:梁弄戰斗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和共產黨人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于戰斗、善于戰斗的大無畏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 2023.04.28 舜陽電測支部報道 )